close

燒傷再生技術 

 

 

http://www.apsc.com.hk 
 

 


 

 

燒傷是一種常見的災害性疾病。說它是災害有兩個原因,一是幾乎所有燒傷病人都由意外傷害所致,重者直接危及生命;二是因治療不當可導致病人死亡,或造成終身殘廢,尤其是大面積燒傷和深度燒傷。今天,原位培植干細胞復制皮膚技術已在我國獲得成功,較好地解決了長期困擾燒傷醫學發展的難題。顧名思義,原位培植干細胞是讓干細胞在燒傷創面原部位活化、分裂、增殖及分化;復制皮膚是說按原來受傷之前正常的皮膚樣式重新制作。由于其機理十分復雜,為使廣大讀者對該項技術有所了解,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特作如下講解。

  1.淺度燒傷為何能實現皮膚再生:淺度燒傷的概念是指皮膚表淺層燒傷。依皮膚解剖層次解釋,損傷深度僅在表皮細胞層為I度燒傷,深達基底層為淺 II度燒傷。淺II度燒傷雖然損傷了大部分基底層,但未傷及真皮層的乳頭結構,故人們習慣地將I度和淺II度燒傷視為淺度燒傷。正由于淺度燒傷還存在部分健康的基底層,而基底層又是皮膚干細胞最密集的部位,所以皮膚淺度燒傷后基底層的固有干細胞可以不斷分裂、增殖。新生的細胞向上移動,在棘層部位再分裂2~3次形成表皮細胞,如不發生感染等并發癥,最終會完成損傷皮膚的再生修復,實現無瘢痕生理愈合。其實,皮膚基底干細胞時刻都進行著分裂、增殖活動,因為正常表皮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由此可見,原位干細胞復制皮膚不僅只限于表層細胞的生理性自然更新,也包括淺度燒傷的愈合過程,而且是順應于自然的修復。

  2.深度燒傷為何總是瘢痕愈合:目前認為與損傷深度超過具有豐富干細胞的表皮基底層有關。仍以皮膚解剖層次為依據,可將深度燒傷分為深II度與 III度兩種類型。凡燒傷深度累及基底層以下的真皮層乳頭結構時均屬深度燒傷。如僅僅累及真皮層的乳頭部分為深II度淺型;累及乳頭下的網狀層為深II度深型。III度燒傷也分兩個級別,即淺III度與深III度。淺III度指表皮與真皮層完全壞死,但真皮下的淺表脂肪組織仍蘊含著產生干細胞的潛能,因為脂肪層內有較多脂肪隔和少許皮膚附件細胞,如汗腺、毛囊等;深III度是燒傷深度最深的損傷,它毀壞了全部皮下脂肪,乃至肌肉、骨骼等。盡管肌肉組織也蘊含著產生干細胞的潛能,但這些組織已超出了皮膚范圍,在治療學上不應把肌肉、骨骼等組織燒傷視為單純皮膚燒傷。剖析深度燒傷的目的是讓大家知道何種程度的燒傷為深度燒傷;深度燒傷時具有豐富干細胞的基底層完全毀壞,再不能像淺度燒傷那樣依靠基底層固有干細胞自行分化、增殖修復創面。皮膚干細胞雖然主要存在于基底層,但并不是說深層皮膚中就沒有分化干細胞的能力,只是量少而已,平時它休眠于皮下組織的毛囊、汗腺、脂肪隔及毛細血管周圍的間充質細胞中。既然真皮及皮下組織仍有產生干細胞的潛能,深度燒傷治療的焦點自然應是保護好這些組織細胞,讓它們按照組織修復規律,指令性的啟動和轉化為胚胎樣組織干細胞,最終分化、增殖、鏈接、組合為皮膚組織和上皮細胞覆蓋創面。然而西方傳統療法沒有這種功能,因其主要治則是外用某些成痂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讓創面盡快干燥。這樣不僅會誘發和加重疼痛,或因皮膚脫水而損傷組織細胞,更重要的乃是所使用的外用藥物都不具備保護具有再生干細胞潛能的組織細胞的作用,更無轉化干細胞的功能。故深度燒傷采用干燥暴露療法必然是非生理性瘢痕愈合。

  3.原位干細胞培植技術的產生背景:為解脫瘢痕給燒傷病人帶來的痛苦,臨床醫生和細胞學家們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最突出的是實行削痂或切痂植皮手術和體外細胞培養覆蓋創面。切、削痂手術都是隨外科技術發展而派生出來的方法,手術要求是徹底切除或削除壞死組織,切除后的創面一定要有活躍出血點,以保證移植皮膚的成活。然而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切、削痂本身是一種刀傷,它把具有再生干細胞潛能的組織細胞統統切掉了,從根本上鏟除了產生干細胞的源頭。關于體外細胞培養研究已有26年的歷史,時至今日許多國家仍在熱衷于這種研究。體外皮膚細胞培養大體分為自體與異體培養兩種,總的目的是讓皮膚細胞先在體外擴增,再移植于病人,以解決自體皮源不足問題,但該方法并沒有廣泛應用于臨床。體外培養絕非原位,手術移植培養皮也不是順應自然的修復方式;即使創面植皮成功,愈合后也仍然是瘢痕累累,不可能達到恢復皮膚正常結構、功能和外觀的生理性修復效果。燒傷原位干細胞培植皮膚復制技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4.原位培植干細胞復制皮膚的技術難點:要使深度燒傷像淺度燒傷那樣實現原位干細胞復制皮膚,其技術難點至少有兩個。一是真皮及皮下組織中沒有現成的干細胞,需要從毛囊、汗腺及脂肪隔的間充質細胞中轉化產生。根據細胞周期調控原理,讓一種細胞轉化為另一種細胞必須先有一種物質啟動它。二是間充質細胞轉化成干細胞后,還得再經過多次分裂、分化、增殖,并在原位進行不同組織干細胞的鏈接和不同組織之間的胚胎式組合,最終完成全層皮膚器官的原位復制。這個過程要比單純的生理性固有干細胞的轉化過程復雜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僅靠幾次分裂遠不能達此目的,需要連續不斷地分裂、增殖。由此看來,原位干細胞的轉化、鏈接和組織組合過程也需要一種物質不斷地進行催化,否則會途中夭折。

  5.促使燒傷皮膚再生的理想藥物:北京光明中醫燒傷創瘍研究所徐榮祥教授研制的美寶濕潤燒傷膏(MEBO)具有啟動和轉化干細胞、促進組織干細胞鏈接和組織組合的作用。主要佐證有三個,一是深II度創面大部分能實現無瘢痕愈合;淺III度創面愈合后多無功能障礙。二是同一動物身上的深II度創面分別采用MEBO和磺胺嘧啶銀治療,結果截然不同,前者為無瘢痕愈合,后者為瘢痕愈合。三是利用特定的檢查方法在MEBO治療的深II度與淺III度創面組織中發現了表皮再生干細胞,且逐漸增多,直至創面愈合時消失。進而說明,MEBO能激活休眠于間充質細胞中的干細胞,并使之不斷地分裂、增殖,實現深度燒傷創面的生理性愈合。

  6.燒傷濕性醫療技術與燒傷皮膚原位再生:燒傷濕性醫療技術(MEBT/MEBO)由燒傷濕潤暴露療法(MEBT)和濕潤燒傷膏(MEBO)構成。不言而喻,該項技術的實質是“濕潤”,讓燒傷組織立體式暴露于生理的濕潤環境中。但這種濕潤非同于水。只有對燒傷創面正規實施MEBT/MEBO治療,局部環境才是生理性濕潤而不發生浸漬。因為MEBO是根據仿生學原理制作的,它給燒傷組織細胞提供的環境與正常相似,或者說它就是燒傷皮膚再生修復的培養基。在MEBO為創面提供生理濕潤環境的同時,燒傷壞死組織和代謝產物無損傷性由表入里地液化、排除,保障創面基底殘存組織細胞向干細胞方向轉化。MEBO在促使創面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層透明膜,并與新生血管形成生理性粘著。透明膜是保障創面生理濕潤和新生組織立體式修復的先決條件,所以要十分小心地保護好這層薄膜。假如將其去除或撕掉,將有許多血液滲出,同時也損傷了許多新生細胞,生理性濕潤也就無從談起。總之,只有不間斷地涂藥,讓創面置于立體式生理性濕潤環境中,才能無損傷地液化、排除壞死組織,保障干細胞的產生和轉化,最終實現燒傷皮膚再生。

 

 

   

 

  Tag: 臍帶血| 臍帶| 臍帶幹細胞| 脂肪幹細胞| 胎盤幹細胞| 羊胎水| 抗衰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抗衰老 臍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sc 的頭像
    apsc

    apsc的部落格

    ap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