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架構的媒體局限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這里說的局限性,并不是懷疑個人發布信息是否具備媒體特性。而是對現在多數以媒體為定位的博客,在架構的處理方式上,提出一些想法。

  說博客架構之前,看一下幾點:

  文章性質
  撇開個人日記,單指具備社會化屬性、媒體屬性的博客文章。
  分成時效性和非時效性。
  一篇技術文章、一則笑話的文章,在任何時候讀起來,可讀性基本不會下降。
  一篇時事觀點的評論,可讀性會隨著時間衰減。

  文章組織的維度
  分類、標簽、作者

  博客入口
  1 從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或者通過外部鏈接,進入單篇文章。
  2 敲入域名直接進入博客首頁。

  時間流
  博客基本都是以時間順序排列的,最新的在最上面。

  那么,看一下大部分的博客首頁。
  千鳥跟我說過,我的博客域名不應該用uitony.com,而應該用blog.uitony.com或者uitony.com/blog,當時我并沒有在意,最近思考博客的架構,恍然大悟。為了使用方便,可以將uitony.com指向后者,但把博客當成一級域名,會對以后在結構的擴展性上造成很大的問題。

  因為,時間流的展示方式不適合成為一級目錄,這個域名下面所有最小單位以后不一定都是文章,哪怕都是文章,一級目錄也應該是一個結構層。
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寫過100篇以上的文章的blogger更容易體會到,時間流的展示方式,根本沒有辦法展示結構性的東西。用側欄來展示的話,一不夠充分,二跟時間流的方式格格不入。

  博客作為媒體,時間流的方式是最大的障礙。從讀者的角度上來看,他們關注的是文章寫的是什么,什么時候寫的對他們來說不重要。現在的分類和標簽,都沒有、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按時間順序,順著排還是倒著排,不同的文章性質,這個問題也不一樣。

  說上面這些都太抽象了,拿水煮魚舉例,這家伙寫了800多篇文章,博客每天4000+PV,60%的人通過搜索引擎過來,看完一篇文章之后,一部分跑到首頁,大致瀏覽下沒有找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就跑了。為什么?因為博客的首頁不適合解釋給這部分人看,這個首頁完全沒有告訴那部分人,這個博客里面有什么貨、是關于什么的。跟看一個只有20篇文章的博客效果一樣。

  我的結論是,基于文章內容的重構,將是以后很多以媒體為定位的博客要做的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sc 的頭像
    apsc

    apsc的部落格

    ap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