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學補習,補習社,dse數學,數學最強,太子補習社-退休老人遨遊數學王國:今年連續發表6篇專業文章




福州新聞網訊 
許多人退休後會選擇養鳥、養花、打門球、畫畫等方式休閑養性。不過,福清的林敦棋卻有個很特別的愛好——他對數字感興趣,一有空就忙著研究探討“大質數”“大序數”。在今年的《科技信息》等學術刊物上,他居然連續發表瞭6篇相關的專業文章,鄰裡都對其刮目相看。29日,林敦棋在傢中翻出許多發黃的藏書、筆記以及曾經的演算手稿,饒有興致地向記者講述他迷上數字的歷程。
  
  年輕時迷上哥德巴赫猜想
  
  林敦棋告訴記者,他研究“大質數”“大序數”,是受《哥德巴赫猜想》這篇報告文學的影響。
  
  林敦棋是福清漁溪前亭村人,1971年進入福建郵電學校電信專業學習,1972年分配至位於將樂偏僻山區的福建通信二站工作,1983年調回福清電信局。在將樂時,林敦棋業餘時間迷上瞭《華羅庚數論》《華羅庚優選法》和清華大學1966年版《高等微積分基礎》。為瞭接觸更多、更廣泛的數學課題,他經常從薄薪裡擠出來錢來買數學、數論一類書籍,甚至還把從將樂圖書館借閱的英國數學傢W·I·B貝弗裡奇的《科學研究的藝術》抄瞭下來。
  
  1978年,徐遲發表瞭《哥德巴赫猜想》,林敦棋更是被深深地震動瞭。他反復思考著一個問題:質數和質數相加等於偶數,在現實生活、生產中實際應用價值何在呢?於是,他開始接觸“1+1”應用研究和應用嘗試課題,走路想、坐車想、吃飯想,一有靈感就寫寫、記記。如果在深夜半夢半醒之間有瞭靈感,他就趕緊從被窩裡爬起來記下幾筆,等天亮瞭再仔細研究。他的愛人說,那幾年在他的衣袋裡,裝滿瞭寫滿數字的紙條,幾年下來演算草稿足以裝下兩個大麻袋。
  
  求學路上與大師結緣
  
  由於自己基礎不夠,林敦棋十分渴望得到在數學界有影響的數學傢的指導。
  
  1984年,林敦棋從報紙上得知,陳景潤的老師、廈門大學教授李文清此時擔任福建省數學會應用數學委員會主任。於是林敦棋想拜李教授為師,並懷著忐忑的心情寄去瞭自己的數學手稿。1985年5月18日,李教授向林敦棋回信,並指導他如何入門。
  
  有瞭數學大傢的幫助,林敦棋逐漸找到瞭研究方向。1998年,在第二屆日本國際輕工產品、出口產品(技術)博覽會上,林敦棋展示瞭他的研究成果——《等值相加(1+1)線性規律和“大質數”“大序數”快速、高水準推算技術以及在FX小微機上操作》,經日本、加拿大和美國愛迪生發明中心聯合評定,獲“國際金獎”。
  
  2001年他退休瞭,可對“數字”的癡迷仍沒有一絲改變。在傢裡,他單獨安排瞭一間書房,研究新的數學論題。
  
  受林敦棋的影響,他的兩個兒子也熱愛數學研究。二兒子從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現在加拿大TORONTO大學攻讀凝聚態物理學專業博士學位。父子二人常常借助網絡,探討一些高深的理論。(來源:福州新聞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數學補習 補習社 dse數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sc 的頭像
    apsc

    apsc的部落格

    ap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