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超越質檢員 - 網頁設計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看圖購”beta版今日起正式在淘寶網上線了,域名是:http://go.taobao.com。從此您也可以像翻看雜志一樣翻看女裝的圖片了,享受清晰大圖的視覺沖擊力吧。

 

在頁面力求簡潔的同時,我們也提供了一些技巧,來幫助您更好地瀏覽:

技巧1:使用支持web標準對web標準更為友好的瀏覽器,推薦Minefield、Webkit為核心的瀏覽器,我們專門為此做了優化。
技巧2:在大圖瀏覽時,你可以使用鼠標滾輪進行翻看,還可以使用鍵盤的左右鍵翻看前后一張圖片,按PageUp和PageDown鍵翻看前十張、后十張的圖片。
技巧3:點擊“我要比價”,可以看到賣這件寶貝的多個賣家,還可以通過按價格和按信用進行排序:

 


技巧4:點擊左上角的折頁處,可以立即換膚,在黑色和白色間選擇您更鐘愛的背景:



我們希望您能多多試用看圖購這個產品,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超越質檢員——看圖購beta版的思考

在看圖購項目中,我作為可用性評估小組的一員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用戶研究工作,有些感悟愿與各位讀者分享,如果你恰好也做用戶研究相關工作,若有更好的見解,請不吝賜教。

讓我從半年前的一次困惑講起吧。在某次的季度總結時,團隊中的一員把用戶評估人員的角色類比為“質檢員”,通常工廠質檢員的工作內容是:產品檢驗、不合格品控制;產品質量糾正與預防(以上工作內容選自某質檢員招聘要求)。我們做可用性測試與此類似:對互聯網產品進行檢驗,防止把難用的產品推到用戶面前引起不滿。

這樣類比雖也沒錯,但我總有如鯁在喉的感覺,隱隱想這僅僅是可用性評估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肯定有一些東西做了之后會對團隊里每位員工都有直接的幫助,也有助于提升團隊的整體競爭力。在做幾個項目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通過看圖購項目,我認為如果要超越“質檢員”的角色定位,有兩大要點:1)將自己作為項目的一員;2)融合設計思維。

(一)將自己作為項目的一員

通常做可用性測試的時間并不會太長,但即使是短短的幾天,如果你能把自己當作項目中的一員,用“該項目的成功與否與自己息息相關”這樣的心態去發現問題、提供建議,也許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對用戶研究人員而言,我總結了幾個技巧:

1)無損地將用戶拉近項目成員

我們都知道信息在經過幾次傳遞之后會南轅北轍,對此最形象的比喻莫過于我們的一次內部新人秀活動,相信你也看過類似的娛樂節目,就是第一個人看到的某個成語,他不能用嘴說,只能用表演的方式依次傳達給后面的人,然后讓最后面的那個人說出究竟是什么成語。當時我們內部活動中,第一個人看到的成語是“欲火焚身”,結果他賣力地表演讓后面的人更加迷惑了,表演到最后的時候,下面的觀眾早已笑得岔氣。

作為用戶研究的一員,不應該獨享與用戶的交流機會,除了要讓做事過程對項目組成員透明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用戶的意見毫無損失地傳遞給所有成員。但信息總會有流失的情況,可用性評估人員與項目組成員的知識背景和對項目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我建議每場評估工作中最好都能有項目組的成員在場參加,相信看過了用戶如何使用產品,項目組的人也會有新的認識。

所以,我的第一條忠告就是“別讓自己成為信息大壩,而是成為信使”。

2)懂得欣賞別人的成果

可用性評估的一個常見誤區就是在“發現問題”上陷得太深。之所以要超越質檢員,就不僅僅把流水線上的次品挑出來,還要把品質最優良的產品檢出來。

測試后與用戶的交談中,用戶偶爾會提到該產品最吸引他的部分,尤其是當他使用了一個比喻的時候(從心理學角度,如果用戶自然使用了比喻,證明其撒謊的概率很低),就要額外給予關注。比如,看圖購產品中,用戶提到了翻看這些圖片就像看雜志一樣,這時,我們要馬上問產品與雜志的關聯,用戶會提到圖片更清晰、漂亮,很吸引她。記下來!這很重要!這就是該產品傳遞給用戶時展示出的優勢,我們不僅僅要去其糟粕,還要大大發揚其優點。如果用戶覺得圖片清晰漂亮很重要,為什么我們不能讓多數圖片更有吸引力呢?

將好的評論傳達給項目組,也是更好融入項目的一個技巧。

3)建立長期的項目合作關系

雖說評估在整個項目占用的時間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像“救火隊長”一樣,項目起來了就撲進去,項目發布了就撲到另一個項目中去。我的建議是,抓住那些也曾打動了用戶和你自己的產品,在平時多留意一些用戶的反饋,即使傳遞給項目組的成員。

比如看圖購在預發布期間,我就不僅僅留意著淘寶論壇的用戶評論,還訂閱了博客搜索、tweet搜索、friendfeed搜索等多個源來關注用戶的反饋,將意見匯集傳遞給開發團隊。

(二)融合設計思維

不知有多少設計師把德國工業設計大師Dieter Rams的《好設計十誡》貼在了案頭,但我覺得對用戶研究工作而言,也有時刻回顧的必要。超越質檢員就要知其產品所以然,知道為什么這樣設計,知道設計如何影響了用戶的感受。在好設計十誡中,我提取幾點對用戶研究有參考價值的精華:

1)非可用勿擾

可用性是產品的基石,如果用戶無法完成他最基本的任務,他還能有耐心繼續使用下去嗎?

2)發掘設計的美感

 

by Cindy Chastain — IA Summit 09

如上圖所示,用戶體驗不僅僅包含了功能和易用性,還和美感、情感、物品的意義相關(想想諾曼在《情感化設計》書中對反思層面設計的闡釋)。同時,在ISO9241-11中對可用性概念的定義中,明確提到了“對產品的用戶的滿意度的測量”這條測量準則。

3)誠實

好設計無需吹噓有多少創新、有多少功能,而是通過設計不言自明的。研究也是一樣,無需宣揚研究結論對開闊新的市場有多大的價值,對產品開發幫助多大,我想參與了用戶調研的人都會自然明白研究的幫助。

誠實的第二條含義是:用戶研究要嚴肅地傳達意見,讓結論值得經久的考驗。

4)細節

研究也講究細節,不能浮于表面。如果想幫助項目中的成員看到更遠的范圍,那么自己就需要比其他人更加細致。比如融合優秀競品的案例來對比某個設計細節的方式,通過畫出局部網站地圖來厘清該設計的信息架構。

5)極簡

看圖購最初有個很有創意的功能,但我們通過可用性測試發現用戶都沒有使用它,即使在我們提示后用戶還是不一定理解該功能。在本次beta版上線的時候,我很欽佩項目經理將該功能暫時拿下去了,這其實是很難的決定,大家都為此付出了不少的辛苦,但是去除了該功能之后,頁面顯得更加簡明了,也同時突出了看圖的優勢。從整個項目的角度而言,積極意義更多一些。

“別讓用戶思考”,知易行難。

結論

心有多寬,舞臺就多廣。“質檢員”也不是簡單的工作,能做好檢驗的同時,不妨可以在休息的片刻,想一想如何通過影響我的產品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吧。

推薦延伸閱讀:

《設計心理學》第七章中“將任務化繁為簡的七個原則”小節 前田約翰《簡單法則》一書 《設計溝通十器》中可用性測試和測試文檔兩小節 《好設計十誡》一文 《兩個設計大師》一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頁設計 web design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sc 的頭像
    apsc

    apsc的部落格

    ap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