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功能設計之“好友” - 網頁設計 |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
|
“好友”的主要功能點大致可以分如下部分:添加好友、展示好友、好友溝通 一般情況下系統應該自動給張三一個可選擇性的操作”告訴李四,張三加他為好友了”,最好順便再告訴李四的時候給他一個選項”是否也要馬上加張三為好友”。 2、至于”如果用戶不想因為別人添加自己的通知騷擾到自己”,那么系統可以提供”不接收被添加為好友的通知”功能并告訴添加他的人。(為了促進產品的使用率,一般產品都不設計這個功能。) 3、至于”此信息只對好友開放”,這個意思應該是”此信息只對我認為是我的好友的人開放”,而不是”此信息只對認為我是他好友的人開放”。 4、我不贊同一個社區網站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提供一個功能讓別的用戶可以搜索到自己的信息。 5、QQ最開始的”添加好友”功能設計很差。”別人添加了我我就自動加他”無疑是一個拔苗助長的功能;設置了”需要身份驗證”后,雙方互加好友時需要四步的添加過程、雙方都收到兩個信息的做法特別的笨(現在已經改過來了)。 1、展示好友是一個很關鍵的產品設計點,特別是當好友功能被用戶重視的時候。 2、”是否公開自己的好友”應該由用戶自己來選擇。 5、好友排序的功能很重要。 6、展示好友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展示好友列表”,往往”展示我的好友的動態”對于用戶來說更有價值。 7、”現在在線的好友”對于某些強調溝通和互動的產品來說意義非凡。 8、”好友”的”好友”,”好友”或者別人的”好友列表”中”我的好友”,”好友”和我相同的部分(如,群組、讀同一本書),”這個群里的我的好友”等等都十分有挖掘價值。根據不同的產品方向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巨大價值。 9、以上基本都是”我加了誰為好友”,”誰把我作為好友”也值得某些產品深究一下。(比如,若鄰或XING這樣的網站) 1、站內信息是一般社區網站對于好友溝通的最基本功能。 2、”最近訪客”某種程度上也是好友溝通的一種方式。在”最近訪客”上把好友用一個很小的”不同”方式展現也會給你的產品設計加不小的分數。 3、百度空間有一個很小的設計”當你的好友在你的空間上留言時無須輸入驗證碼”。這個功能你發現了嗎?它的好處你能全部想到嗎? 4、大部分校內社區都借用了這個功能:”打個招呼”。 5、QQ空間設計了一個”心路歷程”很有意思。 6、MSN那個”好友正在聽的音樂”和某寫社區讓你看到你的好友正在某個討論版,以及某網站提供了”了解我某個好友的性格”都有些意思。 7、最后重復最開始就說過的一句話:”此信息只對好友開放”,這個意思應該是”此信息只對我認為是我的好友的人開發”,而不是”此信息只對認為是是他好友的人開放”。 其實很多人放棄QQ和MSN不少原因是因為”人太多了”,所以想辦法控制好友質量也很重要。
TAG: 網頁設計 | web design |
|
- Aug 05 Sun 2012 03:38
常見功能設計之“好友”_網頁設計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