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 產品特性驅動設計 - 網頁設計 |
http://webdesign.zoapcon.com
|
|
無可質疑,文章的標題,是來自來開發的FDD模式帶給我的啟發,所謂FDD即是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特性驅動開發,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依靠產品自身的功能特性來驅動產品版本的迭代.前兩個禮拜,我在部門的分享例會中講解了關于FDD的工作模式,之前我也曾想過,這樣優秀的分解邏輯和模式其實是可以被運用在設計項目里面的. 今天,是一個悠閑的禮拜六,我在閱讀Drucker的書籍,他給了我很多啟示與靈感.當我讀到績效評估的時候,想到了’組織績效’與’個人績效’,同而聯想到設計也可分為’自我情感驅動’與’產品特性驅動’.完全豪無關聯的邏輯與想象,或者這正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優秀的想象能力和管理者的思考空間給我這樣的靈感和啟示. 下面,我將為大家講解PDD(Product-Feature Driven Design)產品特性驅動設計,你也可以認為是’產品驅動設計’,或許這樣的理解讓我們接下去的闡述更有包容性.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設計所分為的”自我情感驅動”與”產品特性驅動”,(我用很貼進工作的語言來解釋.) 自我情感驅動: 當我們接到產品需求的時候,我們通過自身對產品的認知以及對環境因素、受眾群體進綜合分析,以情緒和感情為主導的思考方式與行為模式來驅動設計,這叫做自我情感驅動的設計工作模式. 產品特性驅動: 設計師依靠產品PRD文擋和產品模型圖進行特性支解,將其特性元素進行分析和提煉,并以特性框架產品模型來驅動設計的工作模式,即本文提到的產品特性驅動設計,即PDD.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有剛入道的設計師,有成熟的設計師,有優秀的設計師.他們都是通稱設計師,設計師能力的差異是由時間歷練與經驗沉淀以及自我學習能力三大重要因素組成.而沉淀與自我學習,將被我們看作是升華的基礎.優秀設計師四大要素:溝通,表達,協調,思考. 不同的層次,其要求越高.(說多了) 那么,我們回過頭來,再議論PDD.我將用實際案例,模擬出各個層次的設計師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工作. 1, 入道的設計師: 接受需求 -> 閱讀PRD -> 動手設計 -> 查閱素材 -> 拼裝素材 -> 完成設計 從上面的工作模式,我們可以看出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優秀的工作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成果更具備嚴謹性. 從優秀設計師的工作模式中我們看到并不是多了很多環節,而它們并沒有重復出現過,而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是我的工作方式,但它不是我的唯一,它也會隨著具體的情況發生一些改變.值得我們一起關注的是,這樣的思考角度與方式,它會改變我們慣有的思維邏輯,讓我們變得更善于觀察與思考. 產品特性驅動設計,即PDD,我們不難看出,它對于項目管理具備很大的推動作用.這里所講的推動性即是分擔了人力成本,降低了產品風險,以及視覺的重復設計,促進了產品與設計環節之間的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這樣的工作模式讓設計師真實地融入到項目本身,更主動地了解產品,認識產品本身,從而通過對產品的深入了解來刺激與消化情感的因素,達到理性精準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是產品經理和項目團隊所需要的設計,而這更好地闡述了設計之道:”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合適的設計.” 我很想在這里談論一下”設計不可以被嫁接”這個觀點,因為它在我的工作中經常被高管所提級,這個話題比較長,需要搗騰幾千字,相對文字而言,我更善于即興面授. 好了,我們可以再來復習一下關于PDD的用途與成效. PDD(Product-Feature Driven Design)產品特性驅動設計,我們可以將它使用在我們的日常設計工作中,它可以運用在你的大小設計項目中,這是一種行為模式,一種思考角度,或者我們把它作為一種指導方法.它依靠產品的自身特性來驅動設計.它的成效非常明顯,縮短了項目的時間,優化了項目流程,在項目中起到了設計的主動與嚴謹性,為我們的成果產生了直接的正面影響,并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效應.這就是PDD. 批注:本文提到的”自我情感驅動”與”產品特性驅動”均為設計的工作模式,在我的詞典里提出了這兩個全新的概念,它們不代表絕對權威.只作為行為模式存在,并希望本文對你有些幫助或是指導,謝謝.
TAG: 網頁設計 | web design |
|
- Jun 30 Sat 2012 00:30
PDD 產品特性驅動設計_網頁設計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